23日上午,本次大会开幕式在本部敬贤堂举行。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施之皓;第14届国际乒联科学大会暨第5届持拍类运动科学大学组委会主任、我校校长朱秀林;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组委会副主任、秘书长,苏州市副市长王鸿声;第14届国际乒联科学大会暨第5届持拍类运动科学大学组委会副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秘书长田野;国际乒联运动科学与医学委员会主席米郎出席开幕式。来自海内外高校的领导和专家,中国乒乓球协会、国家体育总局、苏州市和苏州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陈一星主持。
朱秀林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二百多位拍类运动专家、学者相聚苏大,共同研讨提高拍类运动成绩的新方法、新技术, 探索推广拍类运动的新思路、新途径;同时也希望各位来宾和专家对苏州大学的发展,特别是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田野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希望与会代表借助此次科学大会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深入了解和掌握持拍类运动项目的学术前沿动态,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体育科技前沿探索,共同为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及持拍类运动的发展做出努力。
王鸿声代表苏州市人民政府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和欢迎,并向海外来宾简要介绍了苏州市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同时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施之皓代表国际乒联和中国乒协对苏州大学师生为本次会议召开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工作表示感谢。他希望国际乒联和中国乒协能与各位专家一起不断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把致力于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参与乒乓球运动、享受乒乓球的快乐作为共同的追求目标。
大会播放了国际乒联主席Thomas Weikert先生对本次科学大会发来的贺信视频。开幕式前,参会代表们还观看了苏州大学宣传片和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苏州大学学生才艺表演。
开幕式结束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教授王清、德国奥林匹克训练中心生物力学与康复实验室主任Hanno Felder先生分别作了《对准备参加重要国际比赛的中国乒乓球精英运动员科学支持》和《国际和国内羽毛球精英球员的肌肉强度值和力量比》的大会主题报告。
本次大会共有来自中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日本、韩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192篇论文参加交流。经过国际乒联科研委员会的评选,有81篇论文进行大会发言,111篇论文进行墙报交流。此次科学大会报送的论文涵盖了乒乓球运动的教学、比赛、技术、文化、市场等科研领域,代表了当今世界乒乓球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一次高水平的乒乓球学术大会,也是国际乒联最高水平和最高规格的学术会议。
苏州大学成功举办世乒赛科学大会,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推进世界拍类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大会也将增进国内外体育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学校与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我校体育学科的整体提升与发展。